Stay in touch
Subscribe to our RSS!
Oh c'mon
Bookmark us!
Have a question?
Get an answer!

【每日讀書日誌01】期末考的腳步聲

0 回應
今日目標:完成普通心理學期末考範圍!




















一章花一小時,給我六小時,我就給妳60分!(誤)

讀書讀回以前的感覺了w

小悠楓將以快樂輕鬆的腳步追上期末考的進度!

而下學期~
我希望是以從容不迫的心情,超越進度,然後笑笑著等待期末考的腳步。

已完成項目:第八章、意識狀態

距離目標:還有6個CHAPTER(哭)...

2014/01/13 P.M.04:01

目標已完成於 2014/01/14 A.M.11:00


I.          成就動機

人類可能出於對賞識、名聲、金錢或其他外在誘因的渴望,而產生超越或達成某些目標的心理動機。但通常只要迎向挑戰,並達成深具個人意義的目標,就會帶來內在的滿意度。為人類動機的重要根源,且受學習所影響。

A.    測量成就需求

1.      心理學家Henry MurphyDavid McClelland利用主題統覺測驗(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, TAT)的工具,首創成就動機的測量方式:

藉由看圖片,投射出心理層面中具有重要性的主題。並認為成就需求(need of achievement, n Ach)即是「達成困難但心嚮往之的目標」的慾望。

2.      人們主要依循兩種途徑來滿足成就需求:「熟能生巧」與「爭取表現」

B.     組織心理學:正確看待成就動機

1.      David McClelland根據人類需求區分出三種不同激勵模式,以下例子是以一個管理者分配底下員工工作的角度:



激勵模式

以管理者分配員工的角度

成就需求

給他具有挑戰且可實現的目標

權力需求(need of power)

給他掌理專案或帶領小組的機會

歸屬需求(need of affiliation)

給他講求合作的環境(不宜競爭激烈)

2.      人的需求若得到滿足,會使他們更有工作動機及工作滿意度,進而導致較佳的生產效能。
有點精闢+中肯阿~至於如何實際操作在生活上就需要智慧和實戰經驗了!

0 回應: